南天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行走在南宋御街上
TUhjnbcbe - 2020/9/22 11:51:00

行走在南宋御街上

文/董绍桐

那天,我们从杭州河坊街的“江南铜屋”出来,已近中午,在一位热心人的带领下,前往饭店。

走到河坊街的东头,左转弯向北,眼前赫然出现一堵白墙,白墙高约七米,墙基是厚实的花岗岩条石。

墙的中间有一个大大的长方形门洞,差不多有四米来宽,门洞上方嵌着一块用黑瓦叠成花纹的长方形。这长方形的上端,“南宋御街”四个字引人注目。长方形门洞两旁有一副对联,门框下端两边各有青石,一边镌刻着“南宋御街”,一边镌刻着旁边的巷街名字——“惠民路口”。大门洞左右两旁还有小门洞,一米多宽。后来又有几堵这样的高墙,门洞或方或半圆,门洞上的匾额也不再是“南宋御街”,而是“厚德流芳”“玉宇熏风”“大块文章”“锦绣天街”……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一条主要街道,也是临安的中轴线,长米,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松山口和凤凰山路交叉口)外,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即今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它是皇帝于“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到景灵宫(供奉皇室祖宗塑像的场所)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

南宋时期,每三年,皇帝都要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祖仪式。皇帝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晚后,再返回太庙住一晚,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

眼前这条南北横穿杭城的中山路,年前就是南宋都城的御街。

年至年,杭州市对这条路进行了综合保护和有机更新的重修。这个工程以中山路为中心,北至环城北路,南至清河坊鼓楼,南北全长4.3公里。

修建过程中,在中山南路被烧毁的居民宅基地里,考古部门挖出了南宋、元、明、清及民国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道路遗址,埋在最底层的年前的南宋御街才得以重见天日。

现在的南宋御街路面,用大块的石板或小块的花岗石块铺成,路旁间或有大小不等、长方、正方的水池和水渠,水不深,但水在汩汩地流着。水渠和水池中有极细小的鱼儿在游动,有的水池里种着一些花草。

路边有个很大很特殊的水池,里面大部份是一个个灰绿色的汉字的反文字模,这是活字印刷的景观。

北宋庆历间(—年)中国的毕升发明的泥活活字印刷术,比德国发明的铅合金活字印刷术早了年。

御街两旁种了两行法国梧桐,密密的树阴挡住了初秋的阳光,这条汽车不通行的马路显得格外幽静。

街两旁店铺林立,大多是两层的楼房。但是,除了黛瓦粉墙的中国传统民居外,还了不少具有异国风情的“洋房”。房屋的立面大多有着罗马立柱和拱券窗顶,装饰的花纹也各种各样:云纹、如意、葡萄、四叶草……有的二层楼上还有一个个小小的水泥栏杆的阳台。这些建于二十世纪初的中西建筑,反映了近代建筑演进的历史脉络。浙江实业银行旧址,铸铁大门仍是当年的大门。像方回春堂,种德堂,还是中国传统样式。

御街有13处文物建筑,其中风凰寺是全国文保单位。

南宋离我们很久远,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又离我们不远,在我们脚底下二米处,就是当年御街的路面;二十世纪初离当今近百年,但是那些当年的建筑又令我们感受到民国时期市井的气息。

杭州的南宋御街,值得去静静地看,静静地想……

图:作者提供

董绍桐,女,祖籍濮院。年出生,在嘉兴市实验小学任教37年,担任语文等科的教学工作。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曾任嘉兴市民进二届、三届、四届市委会委员,嘉兴市二届、三届、四届*协委员。著有《晚霞集》等。

往期文章回顾

美丽桐乡秋之韵一次感慨万千的走访五月二十水龙会聚桂文会小助手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走在南宋御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