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花,很少会有人会不喜欢吧。挂在枝头,娇艳欲滴,引人驻足;摆在家中,花香四溢,赏心悦目。
当然我们喜欢花,并不只是因为它美丽的外表能给我们绝佳的视觉享受,还因为它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愉悦心灵,为我们提供精神享受。
比如,情人节赠送玫瑰花表达爱意。但是在中国古代,玫瑰并不是象征爱情,而是因为其茎上布满刺,性格坚韧,被称为刺客,形容一个人有侠义之气。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却是事实。归根到底,花卉的不同含义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故事赋予了花卉不同的文化内涵。
如果你想要了解下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可以读一下《你好,中国花语》这本书。
两位作者李宏震和徐洁佳都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多年来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大众市场。
书中不但包含90幅《百花诗笺谱》木板水印花卉图,而且每幅图都深挖背后的故事,配上了诗文和古文的解读,让我们在欣赏花卉之美的同时,体会古人的审美核情怀。
01让人爱不释手的美
美,太美了,这绝对是拿到《你好,中国花语》的第一反应。
首先,书籍的制作很精美。
《你好,中国花语》整本书采用的是双封圆脊锁线精装装帧形式,封套是淡淡的米白色草浆纸,上面画着大朵的红色牡丹和含苞欲放的荷花,内封是硬皮,颜色是中国传统的朱红色。
而且书中还赠送了8枚制作精美的书签:
代表着美丽少女的剪香罗,象征着不畏强权、勇敢坚韧的山茶,寓意坚韧不拔的马兰,可制作青蓝色颜料的鸭跖(zhi)草......
其次,内容很美,完美展现古笺谱的花卉之美。
书中选取的花卉图,来源于被誉为中国古笺谱最后辉煌的《百花诗笺谱》。这套笺谱中的花朵图案有张力,花色潋滟多姿,构图巧妙,叶片的茎络、花瓣的晕染等细节把握堪称完美,连鲁迅先生都赞叹不已。
最后,不同的时令不同的鲜花,书中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区分,分别命名为春华、夏炽、秋实、冬雪。
天地轮转,四季花开,暗合自然规律,寓意生生不息。
02赏心悦目的花名,丰富多彩的寓意
都良香、晚香玉、金丝桃、翠雀花、虞美人、美人蕉......这些花光听名字,就让人心旷神怡。
花的寓意很丰富,背后的故事也很美,展现了古人的细腻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比如,我们常见的迎春花,古人叫它“金腰带”,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也象征高官,预示着仕途光明、富贵亨通。
书中记载,迎春被叫作“金腰带”,源自西施和范蠡。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攻克吴国后,西施功成身退,随范蠡泛舟湖上。恰逢迎春花开,范蠡随手折下一束枝条,缠绕于西施腰间。西施不认识这花,但觉得金灿灿的很好看,很像官员的金色腰带,于是将它唤作“金腰带”。
再比如,在古代,芍药、红豆代表爱情。
芍药,又名将离、离草,是恋人分别时赠送的信物,有思念牵挂和离别不舍的含义。
《诗经·郑风·凑南》中记载:“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意思是说少男少女在三月上已节相会,分别之时依依不舍,男子送给女子一朵芍药,寄托恋人之间的思念与约定。
红豆,又名相思豆,被古人视作情爱相思之物。当然,这里的红豆,并不是我们日常吃的红豆,而是红豆树的果实。
红豆代表相思,背后还有个很凄美的故事。
传说古代一男子从军出征,他的妻子每天在大树下等候丈夫归来。丈夫一直没回来,妻子思念丈夫以泪洗面。泪水流干后,流出鲜红的血,化作红豆滴落在地上生根发芽,长成了大树。后来人们就把红豆称为相思豆,它也成了文人诗词中寄予相思之物。
我最喜欢的是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03写在最后
在书的最后,作者还总结了中国节庆习俗的花语表,非常贴心。
不同的节日摆放的花不一样。
比如在春节,可摆放水仙、南天竹、腊梅等。其中,水仙寓意美满祥和、阖家团圆;南天竹,寓意家族兴旺、子孙满堂;腊梅,寓意坚毅高洁、淡雅不俗。
不同的对象送花也是有讲究的,如果送母亲,就选萱草花;如果送朋友,就选栀子花;如果送长辈,可以是忍冬、枸杞。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忙碌已成为主流,闲暇也渐渐成为一种奢侈。但在古人眼中,闲雅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境界。不妨翻开《你好,中国花语》,一起来体验古人闲适的生活态度,洞悉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