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如果让我选出一种最能代表中式插花特色的花型,那必是瓶花(也称瓶供、瓶插)无疑。
日式插花多用剑山,即便是以瓶为器,也是将剑山敛藏于瓶内,并不因瓶的不同而有不同技法;而用在茶席、香席、壁龛等场合的投入花,因为枝数过少,禅意为上,忌讳太过复杂的瓶花技术。
日本池坊立华
我为耘集活动插制的茶席投入花
花材:金银木枯枝(寂灭)、山茶花苞(新生)
西洋花艺经常使用瓶子,但瓶子只是装花的容器,花束满满地塞在里面,一团繁花似锦。西洋花艺很少突出个别线条,色块(色彩、几何形状)才是意图呈现的最终效果。
西洋花艺
相比之下,中式插花的瓶就很不同了:
I.级别形制有一定之规
从上古三代的青铜器,到汉代的土陶、唐彩陶,再到宋代各大官窑的瓷器,中国历史上的瓶子始终与祭祀、宫廷礼仪、文人清供的职能捆绑在一起。当中的区别仅在于,作为礼器使用时,更加狞厉、庄严、堂皇;作为文房用品使用时,更加素雅、清秀、小巧。古代社会中,哪些器皿是祭祀礼器,哪些能在生活中使用,都有明确等级规定。
而从形制上来看,陶器瓷器中的尊、觚、琮、罐、耳瓶、梅瓶、方瓶、胆瓶等等,皆脱胎于青铜器的鼎、尊、壶、罍等器型,千古一脉,延续性十分明显。
青铜觚
现在我们常用的花觚造型
花觚瓶供
花材:紫掌、马蔺、一叶兰、满天星
II.瓶子里的“木工活儿”
中式瓶花讲究“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用白话说,就是花材不可靠搭在瓶口上。中式插花的硬性规则本就不多,如果说仅有那么二三条,那么“瓶口宜清”无疑是其中圭臬。从中伸展出的枝条,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花取参差,间以花蕊,叶取不乱,梗取不强,疏瘦古怪为妙。
丫字撒
做“撒”(sa四声)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撒的基本类型很多,比如丫字撒、十字撒、井字撒等等,但实际操作上还是要根据花材和瓶型的特点应对,必要时还要加些灵活手段,比如柔软的小木棍儿和铁丝。(注:在铁丝的问题上,我十分赞同善因华道孙可老师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时不用,无论是枝条的走向,还是叶片的卷曲,靠插花人的双手一点点挝成理想的弧度,才是高超技艺的体现,也是对花材的爱护。)多数撒是一次性的,待花谢了,拆下来,撒也就没用了。有些经验丰富的插花人会保留自己常用的花瓶的撒,经年反复使用,撒经过手指摩挲也增添了不少年代感。
明陈洪绶《清供》
初学瓶花是很耗体力的,做撒的过程自己就像是一个木匠,一毫一厘屏息修斫,生怕过会儿插花时这件木工活计用着不顺手。之后就进入跟撒打仗的状态,因为无法随心所欲地驾驭,让枝条刚刚好以某个角度嵌在撒与瓶壁之间。课堂上不时还会响起一两声沮丧的惊叫,要么是好容易挝出弧度的枝条被挝折了,要么是撒滑脱瓶口,沉入水底,翻来覆去就是很拧巴。一两个小时,气一直提着,直到作品完成,已经没了心气奢求修饰,一心只愿花材稳稳站在瓶中就好,不要一碰就散架了。
当初一齐起步学插花的小伙伴,也是同时开始受瓶花之虐的。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当初只知花美颐养性情,谁道后面还有如此高难度的瓶花。但学已至此,不甘放下,只得一面紧随孙老师的传道授业,一面捧着《瓶史》佯装埋头苦读。囫囵了这几年,回头再看,却感恩相携精进的时光。
观音瓶瓶供
花材:玉兰、奥斯汀玫瑰、铁炮百合、海桐、兰草
鹿头尊瓶供
花材:南天竹、鸡冠花、一叶兰
瓶供的特殊,归根结底在“道以成器,而器以载道”的东方造物理念。远在佛教之源的印度,佛前供花可以是用线串起的花蔓、花串,可以是在地面摆成一定图案的鲜花曼陀罗,更可以是洒在恒河水中的花瓣。而中式插花自始至终从未脱离容器,道在器中,人与自然、心与物、文与质、神与形,是中国人探索了几千年的命题。一件小小的瓶供,实则大有文章。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