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法清法师开示语录亲近文殊五台山南台 [复制链接]

1#

南台高三十七里,山顶好象倒扣着的钵盂,顶上周长一里,也叫锦绣峰。山峰耸立陡峭,云雾霞光中一团翠绿;柔细的草与各种杂花,弥漫于无数山峦之上,犹如铺着锦缎,所以叫锦绣峰。支出的山脉向南延伸六十里到嶔岩寺。万仁甫诗:“南台孤耸隔诸台,极目氤氲瑞气开。花满重岗堆锦绣,岩藏湿雾锁霉苔。千寻宝刹摩云出,百道飞泉带雨来。欲证菩提何处是?暂从法地一徘徊。”它的灵迹有二十一处。

仙花山:就是南台的山名。普明歌:“南台之麓,仙人之居。春云霭霭,暮雨霏霏。卧于石罅,而坐神龟。杳然飞去,仙花披靡。”李环洲诗:“南极名山绝汉开,扪萝直上最高台。白云飘渺峰前过,红日曈昽地底来。望眼敢云空四海,飞身应拟近三台。寻真到此聊经宿,莫谓丹成便浪猜。”?

普贤塔:在南台山上。

古南台:距离南台南面二里,明世宗嘉靖年间,香林大士在上面建立寺院。副使杨彩诗:“沱水恒山一脉来,清凉胜迹自天开。石门秘诀封何日?宝树灵根哪为栽?演法当年缘正觉,传灯歧路漫相猜。停骖暂欲收登览,先上南天紫翠台。”

石罅、神龟:两处古迹都在仙花山山南半山腰。

石城:离南台南面二十里,山的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好象一座城池。德清诗:“青山白社意何真,不厌孤游杖履频。石裂峭崖天作障,寺居空界日为邻。瑶花紫术春常在,丰草长林鹿自驯。怅望餐霞人已去,峰头明月好谁亲?”?

白龙池:在南台的东南山脚下。

插箭岭:在南台东面二十里的地方。宋太宗北征进入这里,看到化现为八条臂膊的文殊菩萨,于是在岭上插箭后退走了。

万木坪:在南台西南方四十里。唐朝时李澄师的庄院,是普通供养的地方。

龙宫圣堆:在娑婆寺附近。过去有位龙母,听闻佛法后变化而去,当时龙池就涌成土堆,所以叫龙宫圣堆。

圣钟山:在南台南面八十里处。过去有神钟从天上飞来,悬挂在山岩下,好几丈高的地方。后来神钟鸣叫着飞走了。现在挂钟的铁簴还存在着。

圣僧崖:也叫滴水崖,在南台南面七十里处。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位梵僧在这里站立着圆寂。

古竹林:在南台西南三十里处,唐朝僧人法照曾进入竹林化寺圣境。镇澄诗:“森森万竹指苍烟,可信人间别有天。回首不知谁是梦,夕阳山色意茫然。”?

虒阳岭:在南台南面三十余里处。是佛陀波利见文殊菩萨的地方,有尊胜陀罗尼经的经幢保存着。虒阳河就发源在这里。

志公祠:在清凉石的南面。

法华洞:在志公祠前面。

七佛洞:在南台西南二十里处,古时候有七个梵僧,到这里后圆寂,于是塑立七佛像。?

千佛洞:在南台东北方向的崖畔上,明世宗嘉靖末年,有个叫道方的人,夜间游玩到这里,见有神灯万点,进入洞里后马上又出来。道方跟着神灯进了洞,看到玉雕佛像罗立洞中,洞顶很高洞很深。走进去一里多地,昏暗中听到波涛的声音,惊怕得走不出去。口里念诵着观音菩萨名号,发愿造像,念诵之间忽然看到一盏灯,跟着灯光才出了洞。于是在洞口雕造了石佛像。

金阁岭:在南台西北面的岭上,过去有人看到化现出来的金阁寺,依据所见到建造了寺院。德清诗:“祗园杰阁境清虚,布尽*金计不疏。山指岳莲瞻玉气,地从尘海入空居。青天有客乘鸿鹄,白社何人揭梵书。万里风烟仍击目,不堪登眺转愁予。”“一片轻云日夜浮,即看春色又神洲。无边芳草年年路,不尽滹沱滚滚流。人世即今频侧目,乾坤自古一登楼。凭虚直欲凌风去,更许何人汗漫游。”侍郎杨海州诗:“年来踪迹厌红尘,此日登临托胜因,紫界左窥边渤岱,银潢西指控周秦。堂斋罢柝钟声静,梵偈传香月印新。赢得缁流询姓字,便疑驱遣幻中身。”?

天盆谷:在金阁寺的左面,山好象朝天放着的盆子。泰山樵子孙枝诗:“石磴穿云上,松萝觅路除。山深无客到,地僻有僧居。刳木通泉水,开畦种野蔬。好游浑不倦,空阁且停舆。”?

蛇沟:在天盆谷的北面,旧名车沟,好象车厢的形状。

海螺城:在天盆谷的东面,过去有人在这里看见过化城,好象海水旋转(所以叫海螺城)。镇澄诗:“怅望青山思更依,化城缥缈隔烟霏。曼殊境界原非外,只是当心一息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