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们,明天就大年三十了,你家摆上鲜花了么?咱们中国人过年肯定要有鲜花陪伴的,昨天去了趟花卉市场,门口那车队排出去二里地,简直不是买花而是在抢花[捂脸]。过年前后插花也称为“年花”或者“年宵花”,听起来分外熟悉不?其实从小年儿到元宵节之间的插花,都属于“年花”,这并不是现在商家的噱头,古人也很重视这个阶段的插花,管这个阶段的插花叫“岁朝插花。”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里,不论宫廷、文人、民间、宗教,自古都有岁朝插花迎新年的习俗,这也是这个习俗一直保留至今,仍然充满生命力的历史根基。在古代,岁朝插花那可是非常讲究的,所谓“花必有意,意必吉祥。”在岁朝插花里体现的尤为明显。岁朝插花结合清供,大概是中国插花中最有代表性的体现形式了。一年四季无花,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家家也必然是要布置好房间,放一盆或一瓶花,摆一些供品,以求祖先、各路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全家喜乐平安的。
牡丹——人间富贵花,搭配上玉兰、海棠,取”玉堂富贵“的意思
冬末春初的花花草草是岁朝插花中里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有着吉祥寓意的花草,更受国人青睐。比如牡丹、山茶、水仙、梅花、海棠、兰花、南天竹、松柏、腊梅……不只是艳丽的大花朵才喜庆吉祥,老祖宗的审美品位很高的,比如这白梅搭配南天竹的红果子的瓶花清供,就从宋元一直火到明清。原来一直不敢这么搭配,生怕插不出古画里的韵味。后来脸皮厚了尝试了一下,发现古人真是厉害,白梅和红果子搭配在一起果然清雅又不失喜庆吉祥的味道,再配上细脖子的铜瓶子,满是中国式美感的高级调调。
贴梗海棠搭配兰花和山茶,红白粉绿的优雅,再配上梅子青的贯耳瓶,瓶花落砚的雅韵一下就有了画面感。
学习古人的风雅生活方式,不代表一定要照抄古人的插花、清供形式。我们可以参考古人的岁朝插花材料,参考古人的搭配方式。但古不乖时,师古不泥,在表现形式上,也可以有当下时代的表达,比如用网红的金色灯笼边儿花篮,红色长盒篮,也可以插出喜庆热烈又不失国风的作品。
到了插“岁朝清供”的时候,冬天也就快过期了,想插一个南方冬日里的“雪中四友”——梅、山茶、水仙、迎春的花,用来纪念这个即将过去的冬天,可惜北方的迎春还没有开,就暂时缺席了她。用雪柳来营造落雪的感觉,再配上“雪中四友”中的三友,尽管北京花市的梅花愣的很,水仙也是洋水仙,山茶花还没有开,但都不影响我们赏花的心情。摆上两只“大橘大利”,也不失为一案祝福。
待到春色满人间,我们再相聚在花的世界里,一起感受新的四季在手中流转,新的一年共享自然的美好。祝大家新年喜乐安康!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