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一颗种子,培养起科学的思维 [复制链接]

1#

爱弥尔妈妈说:

前段时间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斯梅特林克的《花的智慧》,我被梅特林克描绘的植物、花和蜜蜂所吸引。我自己也是一个爱花花草草、山水木石的人,我也试图观察和记录自然,但是我的观察和思考是那么漫不经心,这些自然之物引起的赞叹在我的脑海里总是一闪而过。当我阅读梅特林克的文字,发现他像植物学家一样观察到那么多植物、动物为了生存而演化出来的各种令人赞叹的能力,然后用诗歌一样优美的散文描绘植物和蜜蜂的生活时,我真是佩服。

上个月,一个周末的早晨,晨读过《我的收藏:寻找大自然的宝藏》一书后,孩子就兴冲冲地爬起来要和我一起去捡拾树叶,寻找自然宝藏。孩子真的纯真啊,当着他的面捡过几次树叶,他心里就知道我是喜欢这些的。出去看到了好看的树叶也总是捡起来要带回家,说拿回去画画,妈妈喜欢。

时值深冬,小区里、河岸边的景观植物大都已经褪去了繁复的夏装,枝条萧索地立在了清冷的大地之上,准备着过冬了。我们沿着小区旁边的河岸一路走一路寻宝,找到了好多飘落在地面和草丛中的树叶,香樟树叶、乌桕树叶、樱花树叶、南天竹叶、朴树叶、枫树叶……这些叶子的色彩是如此的斑斓,好想把它们画出来,这些自然的配色美妙极了。不过,这次的寻宝之旅,我们最大的收获却不是叶子,而是植物的种子!

感谢孩子来寻宝的提议,这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那么细致地观察植物的种子,过去几年,我曾经在不经意间看到过香樟树的种子、银杏的种子、乌桕的种子、海棠的种子、桂花树的种子还有枫树带着小翅膀的种子,第一眼看到这些种子的形态时,我简直要被惊到了,它们竟然如此不同!

12月末,基本上植物的种子都成熟了,我们来的正是时候。随着我和孩子沿着河岸一棵又一棵地寻找,我们竟然一起找到了好多形态各异的种子,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传播种子的方式,有的是成熟后炸开,有的是靠着风力传播,有的是长成浆果被动物食用后散播。下面是我们这次寻宝之旅拍到的一些种子的照片。话说对着绽放时如此绚烂耀眼的绣球花、美人蕉、木芙蓉,看着它们老去的样子的时候,真是有股美人迟暮的哀伤啊。

有些遗憾的是,尽管面对着这么多有趣的种子,可是我能对孩子说出来的东西太少了。所以,我回到家后,迫不及待拿出《种子的故事》这套书准备好好读一读,好想知道更多关于种子的知识,这样我就能在和孩子一起面对植物的时候跟他聊更多了。

《种子的故事》这套书一共有3本,分别是种子的生命、种子的传播和种子的发展。作者山田实,是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的农学博士。也就是说这套书是真正的农学家所写的一套科普,我非常喜欢科学家本人写的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因为无论是内容的准确性还是内容的深度都会有保证。而森雅之的清新简洁的故事画面更是为这套书增色不少,我从这套书开始种草森雅之的其他作品了。

不过这套书一口气是读不完的,因为科学家写的书啊,内容太详实了。刚翻开的时候看到森雅之的画面,以为只是简单的故事绘本,读着读着才里面发现涉及的内容真的太广泛了。从种子的形成、种子的发芽条件到种子的DNA和多样的繁衍方式到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的形态和构造以及种子为什么要沉睡、种子如何唤醒、种子的竞争以及植物与人的关系、栽培植物的起源还有种子的新技术转基因、培育技术等等……

看完之后,我感觉收获满满的同时也感慨,日本的儿童科普书真的写得好啊。既能兼顾日常的趣味,又能在内容的深度上达到如此程度。对于像我这样的成年人读起来都感觉特别有价值,给孩子讲的时候也不用费心思,翻开书,直接就可以从书中生活化的场景进入科学探求的过程。而且,面面俱到。把我能想到、想不到的的跟种子有关的方方面面都谈到了。

比如讲到种子的生命,就从男孩偶然在荷塘边发现的一颗种子开始讲起,怎么才能知道这个种子是什么呢?知道了种子是什么?种到土里就会发芽吗?为什么有的种子不发芽呢?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呢?鸡蛋和种子也有相似之处吗?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来一步步地寻找答案,最后还会有非常详实的科学资料供深度延伸阅读。

种子是我们身边最最常见的,我们日常不仅吃果实,而且会播撒种子种植蔬菜和花草,种子这样寻常却和我们人的生命如此息息相关的东西,细细研究起来,竟然涉及了好多历史和科学的内容啊。其实又何止种子,身边的很多小东西不都是如此吗?当我们有了一个小问题,怎么样才能一点点具备研究的能力呢?

《种子的故事》这样的科普书就是科学启蒙的好材料,看看科学家面对一粒小小的种子,是如何思考的?是如何研究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研究整理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最终发表出来的?这个过程不就是最好的启蒙科学思维的方法吗?

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探究归纳总结,这样的科学研究过程在面对一粒小小种子时,从我们脑海里产生的第一个疑问就自然而然的开始了。所以,《种子的故事》这样的科普书真是从一颗种子开始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想要通过自然启蒙帮助孩子形成科学思维的朋友,不要错过这样的书。

Adaqiao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