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拍杭州南星桥不值钱 [复制链接]

1#
依然是一周一更的《走拍杭州》,这一期,来到了我刚结婚时住的那一带,也是长子潘越出生的那一带。因为找车位耽误了很多时间,今天的照片不多。要去馒头山,得一直走到中山南路的尽头,在凤山路这里进去,再从馒头山路开上去。如今的馒头山,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味道了,沿路的旧宅外立面都翻新过了,道路也都翻修过了。以前这条路通到铁路部门,基本就到尽头了,如今应该是跟复兴那一段打通了。这里还有杭州最后的绿皮列车(第一张图中可以看到),从南星桥站开到乔司,一天一班,主要的乘客是菜农,偶尔还有一些文艺青年。当然这是很多年前我所了解到的信息。我记得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应该是年,我到这里的驾考点上模拟课,走到这里就已经走不过去了。馒头山一带原来是南宋东宫与慈宁宫所在地,这个地名的由来,却要从太平天国说起,太平*攻城的时候,在山脚天天蒸馒头,清*闻香投奔,最后被破城,因而这个地方被人取名为馒头山。如今大家看到的馒头山,都是杭州在G20峰会前统一整改的,在那之前的几十年,这里都是很原著的姿态,很有幸,我见到过。如今,这里有了一个很傻的名头“南宋皇城小镇”,百思不得其解。因而如今的馒头山其实没啥好逛的,到处都是饭店,难得还保留的原生生活,是这家发廊和干洗店。任凭游客来来往往,他们不动声色得坐着自己的生意,特别是干洗店老板,慢悠悠得熨着衣服。整个馒头山给我的感觉,就像下面这张图里的老人。你看见了吗?坐在院子里的那位老人,静静得坐着发呆,很明显,外面是整修一新的外墙,里面还是过去的样子,对她来说,仿佛这个世界并没有改变过。随便拍了几张老厂房,匆匆下山。这可能馒头山外在最显眼的过去吧。山脚下立着一块石碑,“临安城遗址”,说是临安城的东城墙就在这里。年立的碑,年改造的馒头山社区,而这期间,令馒头山名声大噪的居然是一个楼盘。就在临安城遗址碑不远处,这个叫“杭州御园”的中式别墅盘,从拿地至今,将近十多年,依然没法开盘。开发商也从绿城西子改成了“新华园”,说来话长,这块地命运坎坷,挖出过古董,上了新闻,停工审查,如今房子几乎已经全部造好了,却依然没有公开的销售信息,而新华园房产,其实就是西子,只不过绿城已经撤出了。当年的入市广告用了著名的瑞鹤图,宋徽宗画的。当时的广告,是捷群广告做的,我觉得很到位。也正是地下挖出了古董,让这个楼盘搁置了八年,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知道了这里以前是南宋皇宫里的慈宁宫。古往今来,南宋王朝的旧事居然是因为一个楼盘而再一次被世人熟知,然后又被匆匆遗忘,馒头山也变成了“南宋皇城小镇”,依然让我摸不着头脑。好了,不多说,走在熟悉的凤山路,看见熟悉的旧宅即将被拆去,难免有些遗憾,你看,屋顶上的叶子,多好看。有那么几年,我曾经每天在这里坐30路公交车去上班,这旁边是一条铁路,我住在铁路的另一边,每次来这里都要穿过迷宫一样的桥洞。今天,为了去找一个老地方,我还是走错了路,因为有五六年没走过了。过去,这里应该有一个造船厂,至于是哪个年代,就不知道了。我要去哪里呢?去一个叫南星桥的地方。杭州人都知道,现在的南星桥是富人区,不过在过去,南面的南星桥和北面的拱宸桥一样,都是穷人住的地方。那么,南星桥到底在哪里?我相信99%的南星桥豪宅业主们都不知道。这就是南星桥,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一个捡纸板的因为过桥时纸板掉了一路,折腾了很久,我也就不等他离去了,这样的巧合也挺有意思,南星桥,不正是这样的感觉吗,静静地待在这里,等着被人们再次拾起。画面左边是属于南星桥的文物碑。走近看看南星桥,年代应该有很久了或许正如我猜测的那样,除了周边居民,没有人来南星桥看看,即使“南星桥”如今依然是杭州非常有名的一个地名。走过桥,是更难受的场景,这样的难受好多年前我曾经有过,今天依然是那么难受。

一块“南星古泉”的石碑,缺了一个角,十年如一日,十年前我来看它的时候,就是这样缺了一个角,如今依然如此。没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古迹,是不值得重视的。

今天,我突然明白我为什么喜欢会来这样的地方,因为它能让我平静。

在浮躁的城市里,当你看见一些“恒定”的时候,即使它已经萧条,已经破败,却始终会给你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像一个过来人拍着你的肩膀说“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潘建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