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阳台花卉的温度与浇水
每种花卉的生长、发育及全部生命活动过程,都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由于各类花卉原产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这种气候条件,便形成固有的“个性”被遗传下来。如果将原产地花卉改变环境条件,移植到其他地方,必须创造适合其生长的温度及环境,才能正常生长。在养花实践中,经常要将“南花北栽”或“北花南移”,如原产北方的君子兰,对南方夏季的高温高湿就难以忍受,常易引起叶片病害;仙客来、吊钟海棠喜在夏季凉爽地区安度休眠期,当气温超过28度以上就生长不良,往往还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发育;月季虽较耐寒,在长江流域以南,盆栽月季在阳台上能安全越冬,而在北方则需搬进室内过冬;米兰、茉莉喜高温,在广东、福建能露地越冬,其他地区则需搬进室内保护越冬。
由此可见,温度对花卉的正常生存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了解它们的习性,才能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家庭阳台花卉中的柑桔类、桂花、含笑、竹类、南天竹、梅花等能适应低温的盆花,在长江流域以南能露天越冬,而在华北、东北地区冬季需进室内,只要保持在3-5度以上就能安全越冬;杜鹃、山茶、茉莉、文竹、冬珊瑚、瑞香等中温花卉,冬季室内需保持在5-8度以上而米兰、一品红、龟背竹、瓜叶菊、四季樱草等属高温花卉。原产热带,冬季室内要在12-15度以上,才能不受冻害。
冬季,凡能在朝南阳台上越冬的花卉,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阳台向阳背风处,搭建临时“小温室”。利用阳台窗前墙壁挡住北风,前低后高的半坡式,长、宽、高依家庭阳台大小而灵活掌握,用小竹竿做骨架,四周罩以透明双层塑料薄膜,上面加盖玻璃,阳光可透入,这样的“小温室”内冬季白天可达25-30度,晚上气温下降,外面加挂草帘或苇席保暖,悬挂时要与塑料薄膜相离3-5厘米的空隙,变为隔热层,里面温度比外面相应提高2-3度,晴暖日,每天中午揭去上面玻璃通风换气半小时即可。
遇连阴雨天,只需在午间揭去上面覆盖物。若条件允许,“小温室”加温方式可更现代化,装置瓦电灯泡、电热暖器,这样的“小温室”,一些喜高温的花卉,也能在其内越冬了。各类花卉对湿度的要求也不一致,如耐于旱的仙人掌类多肉植物,空气相对湿度只在50%就可以了,而杜鹃、兰花蕨类植物,空气相对湿则要求在60-80%,米兰、茉莉、龟背竹、君子兰等既需要一定温度,也需要一定湿度。在室内越冬时,最好用透明塑料薄膜套连盆罩起,既保温又保湿。在摆放盆花四周地面洒水,用与室温相近的清水喷洒叶面,也是提高空气相对湿度的简便方法。
浇水。水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浇水不仅能使盆花保持盆土湿润,而且还能溶解盆土中的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以促进根系生长,达到枝繁叶茂。浇水还能调节盆土及植物体本身的温度。因此,浇水是经常性的工作,也是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由于盆花内土壤数量少,根系多盘卷于盆中。鉴于盆花在这特殊条件的限制下生长,一年四季养护过程中,浇水量多少,水质好坏,都直接关系到养花的成败。
在家庭养花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浇水不得法而遭到失败。如浇水量过多,导致盆土过湿或积水,于是,阻碍盆土内的空气流通,根部缺氧,致使根系窒息,或把肥料冲淡,造成肥料流失,导致枝叶徒长,渐渐地出现嫩梢枯萎,叶片凋落;浇水量过少,盆土过于干燥,盆花也会出现枯凋落叶现象。因此,无论什么季节浇水(水生花卉及耐湿花卉例外),都要掌握“不干不浇,干则浇透”的原则。所谓“干”是指盆土表面呈灰色。“透”是指看见水从盆底孔处流出来。
最忌浇“截腰水”,就是盆土上湿下干,出现“夹层”,没有浇透,影响盆花生长发育。有养花经验的人往往能用手摸一摸盆土就知道干湿程度,或者用剪刀柄轻叩盆周,当发出当当响声时,表明盆土干燥,需要浇水,如发出嘭嘭发闷的声音,则表明盆土潮湿,需控制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