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质量发展的盖北实践浙江日报 [复制链接]

1#

规上工业产值增速达33.87%,服务业零售增速59.37%,自营出口增速86.96%……今年上半年,有着“江南吐鲁番”美誉的盖北镇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区前列。而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不少重量级项目纷至沓来,折射出战略投资者眼中,盖北这方热土强大的吸引力。

成绩的背后,是盖北镇党委政府聚焦重点、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增强弱项,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盖北速度”的有效实践。

凤栖部落全面铺开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7月18日,在盖北镇镇海村,两幢4层高楼拔地而起,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内部粉刷。“我们村有望成为全镇首个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万元的村,其中‘一村一幢楼’村级物业项目占了大头。”镇海村党总支书记宋金华喜滋滋地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万元,含套单身公寓和9间营业房,预计年底前竣工投用,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90万元。

无独有偶,在珠海村“一村一幢楼”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扫尾工作。该村党总支书记钱增云说,该项目原址是一个临时菜市场和一处彩钢棚,去年9月通过“三改一拆”,拆出了多平方米土地。这个村级物业项目7月底竣工出租后,年可增收租金50万元左右。

盖北镇毗邻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10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从去年开始,该镇引导和鼓励各行政村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利用“三改一拆”腾出的土地,上马“一村一幢楼”村级物业项目。区、镇两级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

镇东村成为全镇“首吃螃蟹”的村。目前,该村一幢3层楼的“一村一幢楼”村级物业项目已竣工,租给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企业,年增收30余万元。“前不久,我们公司和镇东村签订了长租公寓的租用合同,我就天天盼着能早日住进来。”从出租房、到宿舍再到搬入公寓,新居民赵玉芹直呼不可思议。

今年3月,区委书记陶关锋在盖北镇督查调研“三服务”活动情况时表示,“一村一幢楼”村级物业项目既服务了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发展,方便企业员工安全管理,也增加了村级收入,繁荣了集镇商贸。

“全镇共落实‘一村一幢楼’项目12个,建成投用后,10个行政村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万元。”盖北镇党委书记朱炜江告诉记者,作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后勤服务基地,“一村一幢楼”村级物业项目项目预计可为园区企业新解决余名新居民租住问题。镇里还设想通过“山海合作”,与虞南山区乡镇、青田扶贫对口乡镇等对接,进行“飞地”开发,利用盖北的区位优势,走出一条山海股份合作经营新路子。

基层治理有效创新共建共治初具成型

联合村临近杭州湾经开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在此。当前,全村登记在册新居民达人,是本村人口数量的两倍。人员构成复杂、出租房密集、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治安隐患、消防隐患较多,成为联合村的燃眉之急。

为破解治安复杂难题,今年年初,盖北镇在去年开展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的基础上,联合区公安分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围绕居住出租房屋在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在联合村试点建立村级平安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模式,于4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

据介绍,联合村平安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共有22名,由盖北镇副镇长和盖北派出所所长领衔,协管员、网格员、警员、治安调解员配备齐全。村平安服务中心主要工作分为3大块,即居住出租房屋旅馆总台、平安服务全科受理和代办。

马月波是联合村平安服务中心的协管员,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管理居住出租房屋“旅馆总台”。“像旅馆一样管理出租房,实施绿、蓝、黄、红‘四色’管理。”马月波笑着点击电脑鼠标,联合村间出租房的面积、房租价格、租客情况、是否出租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平安服务全科受理窗口,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上百家企业近万个招聘岗位。“我们每月更新一次,新居民‘最多跑一次’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窗口工作人员说。

4月下旬,市、区两级出租房“旅馆式”管理多元化现场推进会皆在联合村召开;5月17日,在全市召开的“百村示范、千村提升”重点复杂村(社)大整治活动现场推进会上,联合村作为其中一个示范点,引来百人团进行参观。

为了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盖北镇于今年3月设立了联合村新居民临时党支部,让19名外来务工党员找到了“家”。同时创建“老乡红袖章”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以外管外、内外共治”理念,实现流动人口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像家庭矛盾这样的小事情挺多,处理不好容易小事化大,我们的警力存在一定短缺,而新居民党员就在群众中间,有时候比民警更了解情况,也更好说话,处理矛盾方便很多。”盖北派出所副教导员、新居民临时党支部书记赵猛俊介绍。

短短4个月时间,“老乡红袖章”志愿者队伍已开展红色巡防6场次,开展红色帮教18人次,就地源头化解决矛盾纠纷26起,联合村治安纠纷类警情下降56.7%。

商贸旅游比翼双飞集镇农村同频共振

“盖北镇政府这个平台搭得好!对我们新居民来说,人人心中有一个致富梦。”近日,四川籍新居民崔建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

年初,崔建六在盖北镇边沥线租下店面,办起了满江红饭店,一时生意红火。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盖北镇政府对边沥线开展集中整治,满江红饭店被关停。无奈之下,崔建六只好暂时栖身在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一家企业。但他心心念念的还是经营饭店,渴求能租上新店面,利用自己的厨艺圆饭店梦。

今年4月26日,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盖北镇商贸综合体项目打下第一根桩。这意味着2.6万盖北当地居民和2.3万新居民期盼多年的集镇商贸综合体终于落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干部大走访”活动中,不少群众反映盖北镇新居民人数不断攀升,但三产发展显得“慢了半拍”,越来越多的群众呼唤有个集镇商贸综合体。

群众的呼声引起盖北镇党委的重视。“以‘三服务’活动为契机,找准定位,围绕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后勤服务‘升级版’,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盖北镇党委副书记、行政负责人徐松杰告诉记者,为此,镇政府在镇市场直路与盖北路交叉口,划出15亩土地,规划建设集镇商贸综合体。1月18日,盖北镇本土投资商沈渭兴以多万元顺利拿下集镇商贸综合体项目的土地。4月初,集镇商贸综合体项目规划浮出水面。

“作为盖北地标性建筑,盖北·幸福里集镇商贸综合体项目总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集影院、酒店、餐饮、休闲、购物等于一体的文化娱乐中心。”集镇商贸综合体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已完成打桩,主体建设正稳步推进。

在集镇,商贸综合体项目落地动工;在乡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引吭高歌。去年7月,盖北镇与浙江森禾花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总投资2.6亿元、占地亩的田园综合体正式落地。项目完成后,总产值将达4亿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开拓花卉基地亩。

其实,早在年4月,浙江森禾花丽科技有限公司就把触角伸到盖北镇,在镇东村建设占地亩的花卉基地,引种日本芝樱。每年春天,万盆芝樱如地毯般铺开,蔚为壮观,在省内外旅游市场,一炮走红。

目前,田园综合体一期项目涉及丰棉村、镇东村的土地流转基本完成,已建成花卉基地亩,主打芝樱和南天竹等花卉品种,另有亩美丽花园景观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始建设。扩建后,

随着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实施,盖北镇用不了多久便会形成春种芝樱、杜鹃,夏产玫瑰、蓝色波尔瓦花柏,秋收火焰卫矛,冬产南天竹,实现四季有花赏、四季各不同,与盖北葡萄种植形成错位发展之势。

创投基金对接频频经济发展高位推进

7月3日,盖北镇组织召开年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座谈会,辖区内20余家企业的负责人参会,深入了解各企业发展情况和需求,加强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加快招商引资和企业培强做大步伐。

企业家们对盖北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景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将加大投资力度,为盖北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据悉,这样的座谈会,在盖北历史上尚属首次。

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盖北镇各企业注重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和完善品牌战略,扎根实业、深耕主业,形成了“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的良好发展格局;加快装备改造提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两化融合”,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和裂变式发展;注重技术和人才创新,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舞台、创造条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深挖企业潜能。

筑得巢来引凤栖,花开灿烂蝶自来。因为有了好的招商引资形象,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盖北越来越受到大项目的青睐。乾邦投资公司落户盖北,定向投资国邦药业,目前已到账0万元;以天津化工学院为背景的唐胜投资和安丰创投两家基金公司,正在申领省级创新型资金许可,待完成审批后,将落户盖北,投资园区企业,为企业上市等借力……投资公司及基金公司的落户、启用,无疑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盖北镇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盖北镇将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好“店小二”,简化、优化各项审批流程,着力营造重商、亲商、护商、安商的政务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