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神炮手李二喜只有1门迫击炮4发炮弹,阿部 [复制链接]

1#

一天中午,电话响起来,杨成武接起电话,电话里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是聂荣臻司令员打来的。

聂荣臻:“成武啊,有个好消息告诉你!延安发来贺电,说你们打死了阿部规秀中将,祝贺你们啊!”

杨成武听到后又惊又喜,没想到日军中将指挥官被我们击毙了,真是天大的好事啊!原来是日本公布了消息,我们通过电台听到了。

他赶紧向秘书陈子端说:“老陈,聂司令打电话说,我们打死了阿部规秀,祝贺我们呢!”

按说杨成武应该叫秘书小陈或者子端同志,杨成武当时只有25岁,时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兼政委,非常年轻。

在平型关大捷中,杨成武的独立团大胆深入敌后,隐蔽地插到腰站地区,切断了敌人的公路运输线,为兄弟部队歼灭平型关日军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杨成武的威名早已名扬天下。毛主席曾经评价杨成武是当代的赵子龙。所以,秘书有可能比他大,只能叫老陈了。

秘书正在统计战果,拍着统计表大声说道:“哈哈哈,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大一个死鬼。中将,中奖!”在场的人都开怀大笑。

杨成武说完话就给一团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一团王开湘团长立刻派人到战场上寻找阿部规秀德遗物,找到了绣着两颗金星的黄呢子大衣,还有一把上嵌着金包银的指挥刀。

日本的《朝日新闻》报,连续三天的通栏标题都是“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这家报纸说:“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别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

他的骨灰送回东京时,“帝都降半旗致哀”,日本的“爱国妇人会”“大日本国防妇人会”等团体和很多遗族前往迎接,可谓“荣哀”至极。

阿部规秀是日军侵华以来丧失的一个高级将领。也是中华民族整个抗日战争中消灭的职务最高的一个日军指挥官。

阿部规秀(年5月一年11月7日),生于日本青森县。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九期。毕业后加入日本陆军,历任步兵第三十二联队附、第八师团副官、第十八师团参谋、仙台陆军教导学校学生队长。年8月,升任关东军第1师团步兵第1旅团旅团长,驻屯黑龙江省孙吴地区,并晋升为陆军少将。年晋升为陆军中将。

击毙日军中将指挥官,在华北战场是第一次,在中国人民的抗战史上,也是第一次。

蒋介石也专门发来电报:

朱总司令:据敌皓日播音,敌辻村部队本月江日向冀西涞源进犯……支日,阿部中将率部驰援,复陷我重围,阿部中将当场毙命等语。足见我官兵杀敌英勇,殊堪奖慰。希饬将上项战斗经过及出力官兵详查具报,以凭奖赏,为要。中正

二十八年十二月

应彭真的指示,杨成武战后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瞧一瞧八路军是不是游而不击”,刊登在抗日刊物《新长城上》。

阿部规秀,为何要亲临前线指挥呢?自己作为蒙疆国驻屯军总司令兼独立混成旅第二旅团旅团长完全可以坐镇大本营,派别人来参与指挥战斗啊。

这还要从辻村宪吉大队歼灭说起。年10月13日,北方分局组织工作会议在青山村一座天主教堂里召开。各地委书记、各分区司令员或政委参会。会后,还要隆重举行“晋察冀军区成立两周年纪念大会”。

当天晚上,杨成武接到情报,蒙疆国驻屯军总司令兼独立混成旅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派辻村宪吉大佐率日军和伪军一千多人已进攻涞源城。

涞源是敌我必争之地,如果我方控制了涞源城,就可以直接威胁阿部规秀的老巢张家口。而敌人,如果控制了涞源城,就如一把尖刀插进了晋察冀区,阻止我军向察南、雁北活动,巩固其“蒙疆国”占领区。

敌人准备分三路对根据地进行扫荡:西路经北石佛到灰堡;西南路出涞源城经过插箭岭奔走马驿;东路由辻村宪吉大佐率一个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等多人,经过白石口、鼻子岭向银坊镇扫荡。

来者不善啊,小鬼子想着既然扫荡,就必须有成果,要不然怎么能对得起皇军这个称号。

杨成武带着获得的情报消息向聂荣臻司令员汇报。聂荣臻对着地图,详细地听了杨成武的汇报。

聂荣臻问杨成武:“情报可靠吧?”杨成武说:“情报是涞源城情报站长崔喜峰上报的,情报来自涞源伪维持会和宪兵队的内线情报员,比较准确。”

聂荣臻问杨成武,敌人有三路,你准备打哪一路啊?杨成武回答说,“打东路。”

聂荣臻说,我同意你的意见。你把彭真、贺龙和关向应三位同志请过来,我们再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杨成武请来了彭真和贺龙、关向应三位首长。

杨成武向几位首长汇报了作战的情况。贺龙听了汇报后爽朗大声笑着,小鬼子说送上门儿了,打吧。好好打一个胜仗,正好庆祝军区成立两周年。大家都笑了。

彭真和关向应也同意打,聂荣臻当场命令杨成武,“后面的会议你不需要参加啦,立即赶回分区组织指挥这场战斗吧。”

11月2日,分区司令部召开会议,对作战方案作了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会议决定以部分兵力和地方游击队去牵制、堵击插箭岭、灰堡之敌。严防这两路敌人接近我们的战场。

三分区的团长唐子安、政委黄文明率二团,纪亭榭、袁升平率三团,分别埋伏于雁宿崖东西两面。

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帮率一团插到白石口南,随时截击敌人的退路。

曾雍雅、梁正中支队,由白石口向雁宿崖佯动,诱敌深入。等待敌人进入雁宿崖地区后,全线发起战斗。

杨成武将作战的方案报告了聂荣臻司令员,获得了批准。

聂荣臻司令员指示:“一定要抓住战机,争取全歼这一路敌人,”我不会离开电话的,你要随时报告战斗进程,彭真、贺龙、关向应都很关心这场战斗。杨成武坚定地大声回答:“是。”

11月3日7时,东路敌人在曾雍雅、梁正中支队诱击下,日军长长的队伍进入峡谷。行至雁宿崖,我军一分区三团已经埋伏在张家坟及其两侧山上。敌人很骄横,大摇大摆向张家坟前进。

当先头部队进到雁宿崖与张家坟之间,三团突然以猛烈的火力给予迎头痛击。陈正湘命令司号员吹起冲锋号,一团一、二营主力从两侧同时向敌人猛扑过去,枪炮声、冲锋号声响彻山谷。

敌人遭到猝然打击,像被逐的兔子一样四处飞窜,纷纷寻找隐身之地,枪声、喊杀声、手榴弹爆炸在山谷间回转激荡,震耳欲聋,敌人被打的晕头撞向,不知所措。

但是日军作战素养非常高,混乱中他们清醒了过来。立即组织反攻,他们占领了几个小高地,然后架起十几挺机枪和几门山炮作掩护,向三团阵地发起反击。

而在三团的阵地上,指战员十分沉着冷静,等敌人靠近时,他们以手榴弹和刺刀将他们在歼灭在阵地前沿。同时,一、二团的机枪也在敌侧猛扫,打得敌人纷纷滚下山坡,敌人被歼灭大半。剩下的敌人被压缩在上庄子和雁宿崖的两个小高地上。

经过激烈战斗,一团三营攻占了三岔口东南山阵地和上下台南面河沟敌人炮兵阵地;二团攻占了六一五高地。上庄子敌人全部被歼。雁宿崖外围之敌基本被我们肃清。

上庄子和雁宿崖的两个小高地上的敌人依然很顽强,他们在疯狂地抵抗,等待着援兵的驰援。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援军已经被我军牵制堵击了。

下午四时,一分区一、三团和三分区二团开始围歼雁宿崖之敌。三团一营在营长赖兴中的指挥下,与敌人展开了激战。白刃战刺刀见红,三连指导员身负重伤,一只眼睛被献血糊住了,仍然挥舞着驳壳枪在射击。

战斗一直持续到夕阳落山,还没有结束战斗。杨成武果断下令:必须尽快结束战斗。

战士们发起第三次冲锋。一团二营、三营的部队包围了辻村宪吉大佐的指挥所,指挥所在一个院子里,勇士们用机枪扫射,猛投手榴弹,一阵激战,除了俘虏13名日军外,其余多名日军全部都被干掉。河套、山谷、村庄到处都是敌人的尸体。

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并没有找到辻村宪吉大佐的尸体,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反正辻村宪吉大队被歼灭了。其余两路敌人当夜仓皇跑回涞源城。

一团七连连长钟茂华,战后不知从哪里找来一件日军军大衣,穿到自己身上,挎着一把指挥刀和一把王八盒子,大摇大摆地走到了营部,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大衣的衣襟上面还绣着用金丝线绣两个字“辻村”,大衣上还有金晃晃的军衔,一看就是日本大军官的服装。

日军辻村宪吉的部队覆没了,残暴的日本军绝不会就此罢休。日军作战有一个特点,一旦作战失败后,他们马上会以更大的兵力出兵报复,迅速掀起新一轮的战斗,这就是日军作战的规律。

果然,不出所料,驻张家口日军出动精锐部队多人浩浩荡荡向涞源城进攻。杨成武得知情况后立即报告聂荣臻司令员,并准备再打一仗。

来者何人?正是刚刚晋升中将衔的阿部规秀。他担任北线进攻边区的总指挥,派辻村宪吉大队进攻涞源城,没想到被歼灭了。

阿部规秀心里很窝火,自己才晋升中将几天啊,寻常还没有暖热,就造次凌辱,被八路军给狠狠揍了一顿,太丢脸了。必须给八路军点颜色看看。

为了报效天皇,轻狂自负、骄横无比的阿部规秀决定亲自出山荡平涞源城,为死去的战士报仇。

阿部规秀是日本军界享有盛名的“名将之花”,擅长山地战,被誉为“山地战专家”。而他率领的独立混成旅第二旅团又是日军的精锐部队。

阿部规秀的身份有两个,既是“蒙疆国驻屯军总司令”,又是独立混成旅第二旅团的旅团长,由此可以看到,日本高层非常看好阿部规秀。

如此贵重的身份,加上中将军衔,不能徒有虚名。临行前,阿部规秀给自己的女儿纪子写了一封信,从信中可以看到阿部规秀性格中一面。信是这样写的:

现在是十月二十六日四时,爸爸从今天起去南边战斗,回来的日子是十一月十三、十四日。虽然不是什么大战斗,但也将是一场相当的战斗。八点三十分乘汽车向涞源进发。我们打仗的时候是最悠闲而且有趣的,支那已经逐渐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此地已经下了两场雪,然而比北满还是暖和的,所以还好过……圣战还要继续,我们必须战斗!那么再见。

在阿部规秀的眼里,八路军的部队不算什么,中国军队也不行,用不了几天,就都投降了。

但是他不明白,八路军可不是一般的部队,你既然送上大餐,我当然愿意全部享用。来的都是客,既然来了,就别着急走。

杨成武向聂荣臻汇报,“张家口日军独立混成旅精锐部队坐着90多辆大卡车向涞源城进发,这一次是报复性扫荡。我建议再打一个伏击战。”

聂荣臻问,杨成武部队情况怎么样?杨成武说,刚刚打了胜仗,伤亡很小,士气很高,正在银坊、司各庄一带修整。银坊以东,直到黄土岭,地形有利于设伏,只要敌人敢由银坊东进,我们就一定能伏击成功。

聂荣臻司令员指示说,“你们先以小部兵力在白石口一带迎击敌人,把他们引向银坊,向他们扑空。然后你们隐蔽起来,让敌人寻找你们决战。你们在银坊北面示以疑兵,诱敌东进,等他们进入黄土岭以后,你们在利用有利地形,集中兵力歼灭他。”

聂荣臻说,“你们先准备吧,我和彭真、贺龙、关向应三位同志再商量一下。”

很快,彭真、贺龙、关向应三位同志都赞成打这一仗。聂荣臻向杨成武说,“成武同志,你争取更大的胜利吧。贺龙同志怕你的兵力不足,决定让师特务团从神南北上,天黑前赶到黄土岭地区,归你指挥。此外,我们让20团、26团、34团牵制易县、满城、徐水等地的敌人。”

敌人上次分兵三路吃了大亏,那么这一次呢,恐怕不会再分兵了,可能集中力量集中进攻,极力寻找我们的主力进行决战。而亲自指挥这支敌军的指挥官正是赫赫有名的阿部规秀。

阿部规秀为什么要亲自出马呢?理由很简单,辻村宪吉大队刚刚被歼灭,使他这个刚刚晋升了中将的指挥官丢了脸。为了不辜负天皇的信任,他决定亲自率精锐部队出马扫荡。

当天夜间,敌人越过白石口一带的内长城,进到雁宿崖下。他们把八路军已经埋葬的一些日军的尸体又挖了出来,用木杠子抬到一起,架上柴堆烧上汽油,点火焚化。

整条山谷里能闻到焚烧尸体的焦臭味儿。几里之外,可以看到熊熊的烈火。日本人在祭奠他们的死去的战士,这种方式倒是挺奇葩的。中国人很讲武德,已经替他们掩埋好了,何必又要这样呢?让我们看不懂。

11月5日,多日军从龙虎村向白石口前进。当天晚上。一团一营的五、六连和25团的一部在白石口与敌人接火。我军实施的是游击战,忽而坚决追击,忽而大踏步后撤,敌人想求战,但是又追赶不上,他们打仗打得很憋气。

到达银坊镇一带,村子里已经人去楼空,老百姓已经被转移。日军很恼火,又扑了个空,想报仇老找不到人,实行三光政策,把村子给烧了。一时火光冲天,彻夜不息,好在群众已经撤离。

两次扑空。都没有找到八路军的主力。11月6日,他们离开营房镇,直接向黄土岭奔去,见鬼了,怎么老找不到八路军。想打仗很容易,我们等着呢,一定奉陪到底。

黄土岭的八路军已经做好伏击准备。一团、25团在寨坨、煤斗店集结,卡住了敌人东进的道路。三团从大安出动,占领了黄土岭以及上庄子以南高地。

三分区的二团则绕到黄土岭西北尾随敌后前进。同时,为牵制涞源之敌,我方的旅团一部已经到位了。敌人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我们完成了对他们的包围,正在进入我们的口袋之中。

一分区和三分区的群众也被发动起来从各地赶来,组织了担架队、游击小组、侦查小组,帮助八路军放哨、侦察、救伤员、送水送粮。“兵民是胜利之本”,八路军对毛主席的这句话领悟很深。

11月7日,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此时已经进入深秋,山里非常冷,树木的叶子落在地上,远远望去一片萧条肃杀,给即将的战斗增加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上午敌人开始东进,这次敌人非常狡猾,也很警惕。先是由先头部队30多个人拿着重机枪和轻机枪,占领路侧的小高地,然后再由大部队跟进。

到了中午12点左右,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接近黄土岭东面的寨坨村,大部队还在上庄子一线。到了下午三点多左右,全部人马离开黄土岭,陆续进入峡谷中的小路。

此时,我军一团、25团迎头杀出,三团及三分区的二团从西南北三面合击过来,把敌人团团包围,压缩在上庄子附近一条长约二三十里、宽仅一百米左右的沟里。我军多挺机枪从各个山头一起朝向沟里打。

军分区的炮兵部队发射了数发炮弹。这条山沟立刻被弹片碎石和浓烟覆盖住了。

敌人依仗其兵力的雄厚和火力的优良,向我阵地猛冲猛打,遭到我军的猛烈反击后掉头向西,想从黄土岭突围,再逃回涞源。

来的容易回得难呀,一盘好菜必须吃完,我三团紧紧扼守住西南阵地,师的特务团也及时赶到。他们从三团的左侧也加入战斗,使得敌人回家无路,只能就地硬硬抵抗。

在黄土岭东面,有一个小村庄名字叫教场,这个小村庄因为这场战斗,注定成为一个载入史册的村庄。这正是指挥官阿部规秀的指挥部所在地。

当时阿部规秀穿着一个黄色的军大衣,站在院子里,正在用望远镜朝山头望,院子里不有日军军人来回进出。此时此景,正好被一团长陈正湘用望远镜看到。陈正湘心想,这个院子一定是日军的指挥所,而那个穿军大衣的一定是一位指挥官。

陈正湘当即命令通讯主任邱荣辉跑步下山向炮兵连长杨九秤下达命令,马上调集迫击炮上山,隐蔽构筑发射阵地,准备炮击日军目标。

炮兵连连长杨九秤带领李二喜火速赶到现场。杨九秤命令李二喜,瞄准那个日军指挥官,给我狠狠地打。李二喜接到命令后,测距离,找目标,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当时并没有先进的测量距离的仪器,全靠双眼目测,李二喜是一个老炮兵,平时训练非常认真,炮击也很精准。据李二喜生前回忆,当时只留了一门迫击炮,只有四发炮弹,别的都隐藏起来。

李二喜看到了靠西边大院楼房高一点、漂亮一点,东边有个小院,是个旧房子,黑黑的,日本鬼子肯定在西边大院里活动。

李二喜朝着西边大院打去,第一发炮弹打到西边大院门口附近,测量距离还算有把握,八九不离十,他调整了一下距离,连着发了三发炮弹,砰砰砰……

正好打在敌人指挥官的人群中,敌军官倒下一片,阿部规秀中将同样倒下了,但是当时并没有被打死。后来得知阿部规秀中弹身亡。日本报纸《朝日新闻》特派员11月20日发出详报说:

……阿布中将亲临第一线,以便视察敌情,随时下达命令。当到达上庄子以南约一公里的一处人家时,敌人一发炮弹突然飞至身旁爆炸,阿布中将右腹部及双腿数处受伤,但他未重伤屈服,仍大声激呼“我请求大家坚持”。然后俯着向东方遥拜,留下一名话,“这是武人的本份啊”。负伤约三个小时,即七日晚九时五十分,中将壮烈死去……

八路军的炮真神奇,敌人失去指挥官,群龙无首,极度恐慌。绿川纯治大佐命令部下抬着阿部的尸体,朝黄土岭拼命突围。遭到了我三团、特务团的迎头痛击。

之后,他们又向寨坨突围,又被一团击退。此后,敌人反扑的势头就减弱了,战法也乱了,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到了晚上,敌人残存兵力大约有七八百人。

由于我各团之间联系困难,不便于乘夜攻击,杨城武命令各团固守既有阵地,不使敌人落网。同时派出小部队袭击扰乱敌人,等到拂晓在再开始总攻击。

8日凌晨,战斗的上空飞来五架飞机,投下七个降落伞,降落伞上吊着弹药、粮食,还有日本兵。显然是那派来指挥黄土岭残敌突围的。

八点左右,敌人留下多人在上庄子掩护,其余人开始向司各庄方向突围。一团和25团果断地插上去,切断了敌人突围部队和掩护部队的联系。三分区的二团、一分区的三团师特务团也开始全线攻击,一、三分区的群众积极支前。

中午一团报告,三岔口方向传来机枪声。很快查明情况,原来敌人纠集了前所未有的重兵前来进攻。保定的桑木师团、大同的26师团、张家口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余部全部出动,从灵丘、涞源、唐县、完县、易县、满城等方向坟多路向黄土岭合击。

先头部队距黄土岭已经不到30里。敌人企图在我们的包围圈的外围再形成一个更大的包围圈。把我军参战部队一网打尽。聂荣臻司令员得知情况后立即指示部队撤出战斗。

可以说这个撤退非常明智,敌人要开始全面的大报复,我们不能再恋战,如果再恋战必然是凶多吉少。所以说,聂荣臻指挥撤出战斗,非常必要。就这样,黄土岭战斗结束了。

11月的3日至8日6天中,连续取得了雁宿崖歼灭战和黄土岭围攻战的胜利。一共歼灭日军不包括伪军多人。

黄土岭战斗,更是晋察冀军区取得的一次空前胜利。这一仗,共歼灭多名日军,缴获多载满军用品的骡马车,五门火炮,几百支长短枪及无数弹药,还抓了十几个日本俘虏。

还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阿部规秀被击毙,八路军总部和党中央以及友军抗日团体和著名人士纷纷发来贺电,祝贺取得胜利。

著名战地作家魏巍在《黄土岭战斗日记》中追忆八路军击溃日军的黄土岭之战时写道:”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