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充满了无数的生活智慧,这些不止跟人们的智商挂钩,更多的是因阅历的积累所产生的觉悟。有的人可能并非天赋异禀,出生优越,但洞悉了这些生活智慧后却能取得先机,比常人更快的获取成功,实现自己理想的。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正吃得开的人,皆知这三大规律,难怪扶摇直上,终取得巨大成就
一:世上最大的悲剧是后人蠢还狂傲
严嵩在嘉靖年间可以说是权侵朝野的内阁首辅了,他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由*靖常年不上朝,对他颇为相信,凡事都只问他的意见,所以他颠倒黑白,陷害忠良,朝中大臣对其皆是敢怒不敢言。
严嵩的严世潘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是非常聪明的,而且严嵩可以在朝中屹立不倒这么多年,全仰仗着自己这个*师儿子。可我看未必,严世潘跟他老爹一样贪赃枉法,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不仅贪百姓的钱财,贪同僚的钱财,而且还贪当时皇太子的钱财。
嘉靖虽然纵容严家,但皇室最在乎的就是面子以及尊严。虽然为此嘉靖并没有对严家有过多的责怪,但心中却早已对他们产生芥蒂,所以在之后严家被人弹劾后,嘉靖未有对他们有任何的偏袒,反而是让人仔细审问,最终将严家彻底推倒。
如今的时代大家早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守旧,都知道对于下一代来说,将最好的教育给到她们会远胜万贯家财。后人如果教育的不好,总是自作聪明,终究聪明反被聪明误,走上自取灭亡的道路。孩子们不止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无论自身贫富与否,请将世间最淳朴最珍贵的品德传给他们,使他们长大可以俯仰无愧于天地。
二:没成功之前应该锋芒毕露,一旦成功就要慎言慎行
徐达少时家穷,很早就投靠了朱元璋的起义*,他善于领*打仗,而且胆识更甚。在随朱元璋离开濠州南下定远时,他作战勇猛,轻易的便攻下了滁州。他在滁州因朱元璋被孙德崖掳获时,他自告奋勇的愿让自己只身犯险,去换被囚的朱元璋回来主持大局,至此朱元璋对他刮目相看。
徐达的成就还不止这些,朱元璋建国的两大强敌陈友谅跟张士诚,皆是徐达运用高超的才能战胜的。他的功劳是明朝开国大臣中公认的第一,可就在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他一改曾经的果敢勇猛,反而变得谦虚有礼,也因此他在朱元璋大肆杀害功臣的行列中,得以幸免于难。
如今很多人都在劝世人应该学会收敛锋芒,可那是说给有所成的人们听的,一个人在还没有成功之前哪有什么锋芒,如果你一味的低调处事,虽然可以避免灾难,获得少有的好感,可要等多久才能出头?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
在自己还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微尘时,将自己的潜能全都激发出来,适当的表现自己,如果你确实拥有一定的才华,定会收获成功。但成功后就如开始所讲,要学会收敛锋芒,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这样才能一如既往的以德服人,保持自己的辉煌。
三:懂得笑着低下头的都是聪明人
刚刚提到了严嵩,就不得不提一下做了他二十多年副手的徐阶了。徐阶可以称得上是大明朝典型的*治家。
严嵩在朝中不得人心多年,然而徐阶却依旧跟他走的十分亲近,全然不顾朝中同僚的议论跟鄙视。他为了麻痹严家,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严嵩的孙子。多年来他对严嵩礼让有加,尊敬之至,终于使严嵩放下戒备之心。
他一面安排人弹劾严嵩,一面在严嵩刚被罢官时,群臣都在欢呼,只有他一人上门请安,严嵩对此大为感动,就连一向心眼颇多的严世潘都说徐阁老不会害我们家。
最后徐阶不但扳倒了严嵩,而且还取代了他成为内阁首辅,一跃成为大明朝权利最高的大臣。
当你处在没有能力,没有权利甚至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面对别人的压迫或是过分的欺负,你唯一能保佑的便是大度,并非让你完全的原谅对方。而是应该懂得权衡大局,不仅要低头,而且还有笑着麻痹对方,使自己未来有机会出其不意的拿回曾经自己失去的名誉,地位和宝贵的尊严。
如我开始所说,人生有太多的智慧,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一边享受着属于我们的人生,一边学会总结,这样未来才能无惧风风雨雨,未来才可永保幸福。
单选
读者朋友们,在你们能力不及的时候,能够做到笑着低下人吗?
能不能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