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祥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拥护*的纲领,遵守*的章程……”近日,肥城市高新区*叶“三同”*性教育基地里誓言铿锵,前来参加主题*日活动的泰安市“四进”工作组及肥城市统计局的*员干部面对*旗庄严宣誓。
肥城市统计局局长鲍大庆说:“此次*日活动,在感叹乡村美景的同时,更被*叶村三十年如一日治山治水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折服,被村民和*员淳朴深厚的感情所感动。”据介绍,自肥城市委*校*叶分校成立以来,已开展了78场次培训,参训人员余人次。
切实让广大*员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员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肥城通过*校分校、基层*校的建设、管理、使用,打造基层*员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构建起基层*建工作的新平台。
今年,肥城市边院镇以东向西村为支点,深挖内在文化,将肥城第一个*支部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主阵地,成立“中共肥城边院镇委*校”。这几天,在这里,马堂村老战士张升荣的“*课”生动开讲,他用自身的故事和体会,教育了大批*员,不仅如此,该镇还将授课平台从三尺讲台搬到“田间地头”,组织*员驻村锻炼培养,以干促学,今年来,分层次先后组织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干部*员轮训3次、人次。
像边院镇委*校一样,肥城市在基层*校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特色引领。突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城市社区治理和村办园区特色,建立伊家沟分校;依托老城革命纪念馆、竹林小镇、左传精舍等特色教学资源,建立老城分校;注重发挥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典型示范作用,开展“三同”*性教育,建立*叶分校;做活乡村旅游,念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建立圣井峪分校、五埠分校……各镇街深挖自身文化与底蕴,并将其赋予到*校建设中去,增添基层*校的历史感、厚重感,营造了浓厚的*建教育氛围。
建设好更需管理、使用好。肥城市创新教育培训模式,用好用活教学资源,通过“课堂+现场+互联网”和“*校+基地”教学模式,延伸*校课堂,将“三尺讲台”与“田间地头”有机结合,让学员通过实践活动再砺“初心”。
边院镇委*校将东向西村火焰南天竹产业园作为学员实践教育“打卡地”,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纳入*员教育,投资45万元,扩建繁育棚15个,将乡村振兴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增强了学用实效。肥城市还在做实*员培训“规定动作”基础上,推动各基层分校结合实际树“招牌”、创“品牌”,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等特色资源串点成线,做成红色产业链,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学习、调研考察,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肥城市已分区划片先后建成伊家沟、老城、*叶、石坞、圣井峪、五埠、马家埠、汶阳田农高区8个基层分校,优化了*校布局,实现14个镇街基层*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