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淑娴(广州)
图
网络
蓝天雁:诗歌是无声的朋友
“文学,在最空虚寂寞的时光里,陪伴了我度过无数个日子,尤其是诗歌,更像是我无声的朋友,通过笔尖的倾诉,获得心灵的愉悦。”谈起文学与诗歌,作家蓝天雁有感而发。从懵懂岁月里博览群书,到懂事年代迷恋诗歌,再到如今写散文诗、创办诗歌微刊平台,在蓝天雁的成长岁月里,诗歌成为他生活的“伴侣”。白云时事文/陈淑娴图/受访者供图
(蓝天雁与《中国诗歌》主编谢克强老师合影)
蓝天雁:原名朱华燕,广东人,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现居我区永平街。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等。曾在《词刊》《中国诗歌》《星星》《散文诗世界》等全国多家刊物发表过作品,获全国首届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二等奖等数十个奖项,有诗作参加“诗意中国·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著作有《青春的帆影》《彼岸的歌声》《岁月的轻烟》等诗歌、散文集多部。《南粤诗苑》《南粤作家》微刊主编。
启蒙下博览群书
中学时代开始发表文字作品
“课本、期刊杂志、小说……什么都爱看。”回忆起启蒙时期,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蓝天雁说,那个时代书籍是匮乏的,他接触的第一本书是兄长念完的课本,那还是一个对书籍懵懂的年代,记忆里只要是书他都爱看。最记得的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父母耳提面命的话语。蓝天雁说,家中父母深知自己读书匮乏,所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