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都市客厅中瓷与花的相遇
TUhjnbcbe - 2021/6/24 15:39:00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

在繁忙的大上海都市生活里,你是否期待,有一个地方,能使你安静下来,面对瓷器沉静而隽永的气质。品上两三盏淡茶,插上几朵野外摘取的花,再抬眼看看挂于壁上的郭熙《早春图》,仿佛时间一下子慢下来,穿越回到了宋朝的文人空间。

壹兰空间

上周末,壹兰摆出收藏的花瓶,邀请朋友们来作客,开展了一次冬日插花小聚。

三位插花老师分别是刘明华、陶建华以及子玉老师,他们的年龄跨越了老、中、青三代,不变的是对插花艺术共同的热爱。在上海,他们同属于“禅花门”。禅花,将禅宗的明心见性寓于插花艺术中,始于世尊释迦牟尼“拈花一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禅”意,往往存于一个刹那、一花一叶间。

插花作品

刘明华老师及其团队,曾编著有《历代插花》一书,从中国历代绘画中汲取灵感,在幅中国古代绘画中,还原古代插花作品99件,复兴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成就,延续当下对于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研究记载。回忆起他们当时的辛苦与执着,让在一旁听的我们肃然起敬。

这与壹兰融合瓷、花、画经典人文空间的愿景不谋而合。宋朝以降,传统文人雅士的“四艺”,延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品茶、挂画、插花,这一切,大隐于市,在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中,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刘明华编著,文汇出版社,年8月??????????????

此次共创作了九组插花作品,老师们整个下午,都乐此不疲。从一开始挑选花瓶器形,到花材的精心选择,基础的固定打底,到每一根枝条、每一片绿叶的搭配,都需要极为细心与谦和。花材的选择,对插花非常重要,三位老师各自精心准备了花材,子玉老师扛着从自家门口带来的腊梅树枝就来了,以映衬当季插花的节气,陶老师带来的云龙柳,本身就像一幅水墨画。

插花过程中,精致的瓷器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使他们不知疲倦,热爱在他们身上闪着光。因共同的爱好而凝结成的融洽氛围,彼此间无声的默契配合,不时地分享各自的想法,形成了一股化学反应。一花一草,在他们的手中好像被施展了魔法,逐渐鲜妍起来。

子玉老师

插花作品

陶建华老师有着一双特别温柔的“大手”,他插花的过程简明扼要,主旨清晰,操作起来明确而快速,就像陶老师所言:“我是一个随性自在的人,不喜欢太多条条框框,插起花来也比较随心所欲。”也许,正因他曾经历了各类条条框框,才能到达如今自如自在的状态吧。

陶建华老师插花作品

刘明华老师,对一花一草,都有着一颗呵护至微的心。直到插花结束后,还专门致电叮嘱我们要给花多浇水,以及说明不同花的养护方式等。

刘明华老师

插花作品

一番精心侍弄之后,壹兰的瓷瓶与花融为一体。原本看起来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瓷器一下子有了生机,瓷花瓶真正“活”了起来。

青瓷的天青、粉青色,和雪柳的细长线条、点点白花搭配,几朵粉玫瑰,轻轻绽放,清雅而脱俗。

龙泉粉青瓷瓶

粉玫瑰、雪柳、翠珠、山苏、春雨叶、稀雾

柴烧的梅瓶,温润的米色与三两朵小菊辉映,一枝傲然挺立、曲线高耸的腊梅,从梅瓶窄小的口径中伸展而出,“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诗意油然而生。

柴烧梅瓶,腊梅、小菊、新菖蒲叶、山茶叶

祭红釉瓷瓶中,生长在野外的云龙柳,肆意洒脱地在空中蔓延,望鹤兰朝着同一方向,似在啼鸣,彰显着祭红瓶的尊贵与明艳。

祭红瓷瓶

云龙柳、望鹤兰、望鹤兰叶、小菊、春雨叶、新菖蒲叶

传统的纸槌瓶器形中,加入造型如伞状的南天竹,新菖蒲叶和小巧的金百合亭亭玉立,就像美人上罢新妆,典雅雍容。

龙泉粉青纸槌瓶,南天竹、新菖蒲叶、金百合、山茶叶

此次冬日插花小聚,是瓷与花的相遇,也是志同道合者的相聚。

壹兰的瓷器、古画与插花结合,传统中美的元素得以一脉相承。这些美好的事物明亮了我们的眼眸,芬芳了我们的气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朋友们,来壹兰作客。

以上图片为壹兰空间拍摄

TheEnd

#往期内容

器物修复

将*罐之金缮

壹兰看画

早春图

宋代官窑

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粹卵白釉

小足印花,鹅卵色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市客厅中瓷与花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