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位于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的梨园新村旭敦假日酒店老板薛幸福格外忙碌。“之前的炉灶热效率低,更新换代重新买了一个,安装好了以备接待更多游客。”薛幸福正准备安装新炉灶,看到一辆外地牌照的车驶入院子,便热情地迎上去招呼客人。
客人来自河南,一路向西沿G30连霍高速先去了敦煌,然后折返从G30连霍高速张掖丹霞口下高速到达网上预订的酒店。“从高速下来十几分钟就到这个民俗村了,路况好,不拥堵,挺方便,距离丹霞也近。”客人办理完入住手续,迫不及待地去观赏落日丹霞。
随着高速、高铁的不断发展完善,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列列火车飞跃城市,让世界各地的游人更方便、更快捷走近心中的“诗和远方”,也让“藏在深闺人未知”的丰富旅游资源展现在世人面前,最重要的是道路沿线的村子被“盘活了”,南台村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村子房屋破旧、七零八乱,村民养几头牛、几只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有本事的跑运输拉煤挣些‘挖黑子’的钱,像我们上了学的,都想离开村子,留在城市工作,根本没想过要回来。”薛幸福回忆,生活在“红土山”下,贫困破败是那时南台村的真实写照。
谁也没想到,面朝“红土山”背倚“薄亩田”的南台村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变化得益于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和“中国速度”的高铁,还有日渐红火的丹霞。“丹霞就是村里人常说的‘红土山’。靠山吃山,眼见游客越来越多,村里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建设了梨园新村,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组建成立餐饮住宿行业商会,制定商会章程和各项制度,规范旅游经营管理,发展起了旅游服务业。”南台村*总支副书记牛向荣介绍,随着张掖旅游业的发展和丹霞景区的声名远扬,南台村也不断创新思变。
村上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实施农村“三变”改革,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依托张掖胜景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农业观光合作社等4家经营主体,建设丹霞口文旅小镇、生态停车场、特色商品经营区等,实现群众参与入股分红,激发了全村发展活力。同时,与临泽县富民公司合作流转土地亩建成丹霞花海,栽植各类花卉苗木2万余株,建设游览步道2公里,持续发力推进梨园新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修建梨园新村三期公寓楼3栋39户,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并于年底全部搬迁入住。
“为主动融入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我们又规划建设集餐饮住宿、旅游接待、产品展销、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丹霞乡情家园,目前4栋49套公寓楼已全部完工,四合院已动工建设33栋,其中封顶23栋,8栋商铺全部封顶……”牛向荣表示,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绘就。
“如今航空、铁路、公路方便快捷,各项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我们既当老板又做股东,收益可观,比起在外工作好百倍。”薛幸福深有感触地说,当“老板”并非他的初衷,当时大学毕业后在嘉峪关工作,随着交通发达和南台村的“蜕变”,他毅然选择回乡创业。
“旧村”变“新村”,村民变“老板”“股东”,这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如今成为现实,受益的不止薛幸福一人。“全村有户参与入股分红,人均收入增长了元。”牛向荣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共有家旅游服务经营单位,其中90户农户从事土特产品营销、28户农户购买观光车从事景区游客接待服务,旅游从业人员超过人,去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
编辑:刘银莎
责编:张朝*
审核:徐焘
更多新闻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