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老地方从民国时期开始,这个地方就很幸
TUhjnbcbe - 2020/11/30 10:56:00

“您住哪里?”

“我住信孚里。”

仿佛说的是“我住幸福里”,让听到的人羡慕不已。

信孚里是苏州的一处保护得很好的民国建筑区,“信孚”二字来自信孚银行BankersTrust,首先不得不赞佩,这个翻译实在是信达雅,堪比徐志摩的“香榭丽舍大街”。

原先信孚里所处的这个地方是清代抚标中*参将衙门旧址,辛亥革命后改作江苏省水警第三区区部。后来,水警机构裁并,房地产被信孚银行购得,民国22年()翻建为海式石库门清水青砖墙两层里弄房屋,定名信孚里。

信孚里位于十梓街和五卅路的交叉口,从十梓街进入它的南北主干道,楼群位于左手边,坐南朝北。每幢楼之间有分通道,原先可以直达五卅路,现在有几个石库门已经封了起来,只留下了西北角的一个。

靠五卅路的一侧

远景

如今这里保留了五幢楼,上下两层,排列得非常规整。建筑外立面维护得挺好,除了铝合金窗户和各种品牌的空调有些出戏,其他都还是很不错的。清水砖墙,石库门面,一种庄重的沧桑感缓缓而来。

资料记载,这里每户的平面为中国传统三合院式布局,进门是一小院子,院北朝南为客厅和起居室,东西两侧为厢房,厅后置厨房、卫生间和楼梯。楼层平面分隔与底层相似。不过,现在的建筑格局是因住户而异的。

遇见一位阿姨,是这里15年的住户,她在楼外安置了一个小花园,种了南天竹和一些不知名的小树苗。进了门的院子里,堆了许多日常的杂物。询问她住在这里的情况,她说还好,就是房子有些老了。她的房子是大通间,租的公家的。

又进了一个院子,已经改动了许多,很像《蜗居》里海藻的姐姐最开始租的那套。楼上楼下都锁了起来,不能见到真实的样子。

民国时期的住户大概是怎么住的呢?高仓正三的《苏州日记》倒是有一些记载,这本书是他年-年在苏州生活的日记。当时他住在离信孚里一街之隔的同益里。日记里写到他非常认真地消灭了房间里的臭虫,这个过程很艰辛,后来终于没有臭虫咬他了,他很开心。

高仓正三还记过自己如何学习苏州话:“从今天起开始学习苏州话,分别是下午两个小时和晚上一个半小时,请的是一男一女两个老师。还是浊音比较难,声调也很吃力,吃晚饭时,把舌头都咬了。”多么生动可爱!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点滴,早已成为往事。我们无法全然想象他们的生活,就好像未来的人也无法全然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一切事情放逐到时间的荒野里,都会变得可爱起来,譬如臭虫、烟火、杂物,还有今生的人来人往。

书籍

礼品

活动

小店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情调苏州工作室

法律顾问:良翰律师事务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地方从民国时期开始,这个地方就很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