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挂笠亭边,灵润桥畔,如春画卷
TUhjnbcbe - 2024/8/5 20:46:00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www.bdfzkyy.com/

沿盘山公路上来,四祖寺前,往日欢迎你的水杉,已经披上了一身红妆,更显妖娆动人。

飞檐翘角的亭子,四面来风,屹立在灵润桥边。农家的被絮搭晒在栏杆上,是不是进一步说明禅宗的包容?

挂笠亭,什么典故啊?净慧大师在光复老祖寺时,在寺内新建了挂笠庵,意为“劳作奔波辛苦了,在万山丛中这座小房子,挂上斗笠,休息几天。是想让善男信女有个修行的地方,社会大众也有一个休闲的地方”,那么,净慧大师修挂笠亭是否也是此意呢?

挂笠亭迎面有一副对联:既挂笠子便是休去歇去,还请小坐那管船来陆往。我辈凡夫,有这等豁达么?

绕过小亭,西边亭上横额是:溪声在耳,也有一副对联: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应源自宋代苏轼《赠东林总长老》一诗中的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大意是说,佛陀的声音遍在大自然中,潺潺的流水声,就是佛陀的说法声,青草翠木,便是佛陀清净的法身!

沿挂笠亭前行,桔黄与翠绿共存,远处农家红瓦在望。

看到这怒放的月季,你还有冬天的感觉么?尤其是那黄叶绿叶红花,更令人倍感娇艳。

南天竹也是这么艳丽,翠绿,嫩绿,浅红,深红……即便是资深调色师,恐怕也自叹弗如。

在冬日如春的日子里,岁的灵润桥,依然美丽如故。

灵润桥上游,第一迭长方形石矶上,碧玉流石刻之北。刻有一诗,“停骖逐胜到禅扉,寂寂寒山碧四围,老衲莫嫌身未隐,闲心已逐野云飞”,为明代弘治进士、户部主事李得阳所题。

传说,灵润桥下有金扁担,必须有胡子奶奶和没胡子爷爷,一起合力,才能取出。在桥下,没有找到那个洞,呵呵,如果找到了,兴许能找到金扁担呢!再回首上面的新建小桥,更叹服古人高超的建筑艺术了。

石鱼矶边的水,是真正的碧玉。水边花中皇后美人蕉,枝叶是那么鲜嫩肥大,花儿还在绽放,不是说冬天的美人蕉很难打理么?那是因为碧水,还是因为佛?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石上邓文滨刻于“泉”字之上的“有本如是”,大概是取之于此。邓文滨(-),字渭卿,号南阳布衣,黄梅人,清末贡生,蕲黄名宿,书法家,黄梅四山均留有其摩崖石刻,著有《醒睡录》等。

洗心,刻于灵润桥下一块长方体岩石上,落款亦为“南阳布衣邓文滨”,柳体书风,遒劲有力,蔚为壮观。

王辅元题诗刻于灵润桥下西南的岩石上。周框饰几何纹,本来拍的很完整,上传时说图片超过了5M,我不会弄,只好忍痛割爱了。正文“宝刹布黄金,仙泉流碧玉。清莹绝纤瑕,尘世赖以浴”,落款“康熙壬申春王知黄州府事襄平王辅元公氏题”。该诗题于康熙三十一年,即公元年,王辅元时任黄州知府。

因是枯水期,瀑布没有了。只有细细的水,在轻轻的吟唱。

好一幅冬日画卷啊!

由于长期水流浸洗,山洪冲蚀,以及沙土冲压掩埋,能见的石刻仅是其中的二分之一,你有什么好的保护措施么?

1
查看完整版本: 挂笠亭边,灵润桥畔,如春画卷